四川天府新區興隆湖以及湖畔的西部(成都)科學城(2021年10月29日攝)。新華社發(四川天府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3次到四川考察調研,在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為四川發展把脈定向,要求“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力譜寫四川發展新篇章”。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四川干部群眾銳意創新、埋頭苦干,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巴山蜀水更加秀美、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優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空間布局
2018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赴四川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時強調,要夯實實體經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創新驅動,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優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空間布局。
走進川渝高竹新區四川渝興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車間,12條生產線馬力全開。“下半年的訂單都排滿了!”公司生產部負責人王海成介紹,公司正在擴建二期項目。
高竹新區是川渝兩地在毗鄰區共同設立的首個跨省省級新區。這里的企業,享受兩地優惠政策就高不就低,付出的要素等成本就低不就高。
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牽引,四川堅持以區域布局統籌生產力布局,加快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著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
2021年,成都經濟總量接近2萬億元,輻射作用日益彰顯;成都平原、川南、川東北、攀西、川西北五大片區競相發展。
以區域協同為依托,進一步挖掘釋放科技創新資源優勢,四川把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作為主攻方向,培育壯大具有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形成現代產業體系的主體支撐。
“緊固件是制造業基礎零部件,看似簡單,卻對材料和工藝有很高要求?!睂>匦隆靶【奕恕逼髽I眉山中車緊固件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鄧濤說,“我們之所以能把一顆鉚釘做到先進水平,填補國內空白,靠的就是技術攻關?!?/p>
2020年,四川全省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055.3億元,而2012年為350.9億元。老國企長虹集團,緊貼用戶、緊跟市場、緊抓創新,蛻變為消費電子領域的國潮“新勢力”。深耕農牧行業的民營企業新希望集團,不斷延伸產業鏈,躋身“世界500強”。創業不到10年的極米科技,快速成長為智能投影行業龍頭企業,順利登陸科創板……
10年間,四川經濟總量連跨3個萬億元臺階。2021年,四川經濟總量突破5萬億元,達到53850.8億元,較2012年增加一倍多。
守護好這一江清水
2022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時強調,四川地處長江上游,要增強大局意識,牢固樹立上游意識,堅定不移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守護好這一江清水。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忠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全面打響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快綠色轉型。
長江重要支流沱江流經地,是四川城鎮最集中、人口最密集、經濟實力最強的區域,也一度成為全省乃至長江上游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四川近年來堅持“零容忍”,嚴厲查處環境違法案件,設立五級河長1萬余名,建立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變水污染防治“分散治理”為“協同治理”……沱江再現水清岸綠。
夏日傍晚,站在“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三江口眺望,江水滔滔、遠山滴翠,蜿蜒的親水步道上,游人如織。
曾幾何時,“化工圍江、污染繞城”困擾宜賓。近年來,當地鐵腕治污、強力減排,引進智能終端和動力電池產業,經濟支柱產業由“黑”轉“綠”,母親河重煥生機。
為保護長江流域漁業資源,四川嚴格落實“十年禁漁”政策,長江流域10257艘漁船、16480名漁民全部實現退捕上岸。1986年開始就在長江和赤水河捕魚的李慶余,2019年退捕上岸,如今成為赤水河流域調查員,協助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專家進行魚類采樣監測,他說:“水里不捕,魚兒又多了起來。”
推進減排、抑塵等“五大工程”,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達90.8%;開展綠化全川和長江廊道造林行動,2021年末全省森林覆蓋率升至40.2%;實施重點流域綜合治理,長江10個出川斷面水質全部達標。
如今的巴蜀大地,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產業“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不斷提升,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正徐徐鋪展。
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辦好
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蘆山地震災區考察時強調,恢復重建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科學規劃,精心組織實施。
紅色琉璃瓦、棕色漆木墻,修舊如舊、一步一景……蘆山縣龍門鎮是“4·20”蘆山強烈地震震中受災最嚴重的地方之一,如今變身鄉村旅游熱門目的地,群眾住進好房子、腰包里面有票子。
歷經多次強烈地震沖擊的四川,自強不息、堅韌奮進。異地重建的北川新縣城,生機勃發;恢復重建的九寨溝,美麗依舊……
中國共產黨執政,就是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一步步向前推進,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辦好,讓老百姓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脫貧攻堅,是為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必須打贏的一場硬仗。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盡銳出戰,從大小涼山彝區到高原涉藏地區,從秦巴山區到烏蒙山腹地,干群并肩下足“繡花”功夫苦干實干,88個貧困縣、11501個貧困村、62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200多畝油橄欖樹郁郁蔥蔥,高高的枝頭掛滿了果實……在曾令人揪心的“懸崖村”——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阿土列爾村,2020年貧困村民搬下懸崖、入住縣城邊的現代社區。如今,山上的老村子搞起了旅游、發展起經濟作物。
加快農村發展、改善農民生活,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奮斗的起點。作為農業大省,四川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重中之重,把糧食生產抓緊抓牢,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
四川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出臺耕地保護黨政同責目標考評細則,開展農村撂荒地專項整治。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大力實施糧食作物良種繁育、標準化生產、高標準農田建設。
“截至2021年底,四川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989萬畝,形成一批‘集中連片、能排能灌、旱澇保收、宜機作業、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糧食主產區?!彼拇ㄊ∞r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四川糧食產量達到716億斤,比2012年增加53億斤。
近年來,川豬、川糧油、川菜、川茶等綜合產值相繼突破千億元。“好味稻”“天府菜油”“東坡泡菜”……越來越多的“川字號”名優農產品遠銷川外,農業大省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四川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保持“拼”的精神,拿出“闖”的勁頭,發揚“干”的作風,在新征程上奮力譜寫治蜀興川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