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牌以來至去年12月,全域累計新設企業19.2萬家、注冊資本超1.9萬億元,引進億元以上項目494個,實際到位外資32億美元,進出口額達3515.8億元
●5年來,大膽探索形成800余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國家層面推廣的最近4批104項試點經驗中,四川貢獻12項,推動國家層面278項和我省5批81項改革經驗推廣
4月1日,四川自貿試驗區迎來掛牌5周年。記者從四川自貿辦獲悉,四川自貿試驗區自掛牌以來至去年12月,全域累計新設企業19.2萬家、注冊資本超1.9萬億元,引進億元以上項目494個,實際到位外資32億美元,進出口額達3515.8億元。特別是面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四川自貿試驗區更加展現出韌性與活力,2021年全年新設企業55635戶,同比增長24%;外商直接投資15.1億美元,同比增長69.7%;外商直接投資占全省比重由掛牌之初的4.3%提升到44.9%。
2017年4月1日,四川自貿試驗區作為全國第三批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5年來,四川自貿試驗區緊緊圍繞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加快釋放改革紅利,持續迸發創新活力,在順利推進各項改革試驗邁上新臺階、引領帶動全省對外開放向制度型開放轉變的同時,向國內外社會經濟各界遞上一份對外開放的“四川答卷”。
基礎性制度體系更加完善。5年來,四川自貿試驗區充分發揮管理體制創新、雙向投資、口岸物流、金融開放創新、法治保障等5個集成攻堅組作用,對重大改革任務集中攻堅、集成突破。先后制定實施與外商投資法緊密銜接的《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出臺支持四川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45條措施,設立全國首個以省域自貿區命名的法院、檢察院等。
制度創新全面發力。5年來,四川自貿試驗區對標對表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指標體系和國內先進地區經驗,大膽探索形成800余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國家層面推廣的最近4批104項試點經驗中,四川貢獻12項,推動國家層面278項和我省5批81項改革經驗推廣。
差異化試驗成果亮點頻現。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已開通國際(地區)航線131條;成都國際鐵路港已連接境外69個城市、境內25個城市;瀘州港“啟運港退稅+無水港”政策聯動運用,長江黃金水道與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實現無縫連接……5年來,四川自貿試驗區緊扣“四區一高地”戰略定位,注重發揮“臨空、臨鐵、臨江”三臨疊加優勢,形成“運貿產”一體化發展強勁態勢,推動四川對外開放再上臺階。
高水平開放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5年來,四川自貿試驗區創新推動西部首單外資增值電信業務開展,航空發動機境內外保稅維修基地等項目投運,借助一批重大開放平臺載體建設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區域協同開放不斷深化。建設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取得不少重要突破:共同首發中歐班列(成渝)、共創全國首個兩地合作開行的中歐班列品牌,成渝兩地自貿區法院實現糾紛跨域立案、跨域庭審、跨域調解、跨域執行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