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州會東縣風電場。該風電集群每年將會提供清潔能源13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標煤燃燒40萬噸,減少碳排放103萬噸。?劉雨鑫?攝
天府新區“獨角獸島”的碳中和試驗,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國家電投西南能源研究院、四川省新型電力系統研究院等新型能源智庫都在積極參與。圖為“獨角獸島”啟動區。?記者?郝飛?攝
進入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第6個年頭,高浪有了新的身份:能源消費智能化研究所所長。
國家電投西南能源研究院外聯部負責人惠小平,在研究院新成立的晴蔚能源科技公司兼任法人代表。
剛掛牌成立的四川省新型電力系統研究院,科研發展部主任胥威汀也是新近履新。
三個研究院,坐標都位于成都城南,都以清潔能源及相關產業為主要研究對象。三位采訪對象,三個新身份,其背后是四川新型能源智庫愈發活躍的布局和謀劃。
雙碳目標引領之下,四川提出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作為智庫支撐,新型能源智庫又不僅是智庫,其對能源新經濟的聚合和裂變效應,正在悄然上演。
1?前瞻性+應用研究
“關鍵把中試項目搞起來”
虎年第三個工作日,記者來到國家電投西南能源研究院時,惠小平正在安排研究人員去阿壩州紅原縣,“春節前就在準備,這次去就是要把中試項目搞起來。”
擔任晴蔚能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惠小平笑言自己是“創業者”。作為國家電投西南能源研究院成立1年多來孵化出的第一家公司,晴蔚能源科技承擔的正是將能源科技成果應用、轉化、落地并產生效益的使命。
“我們的核心技術是利用光熱來供暖,優勢在于單位轉化效率可以達到70%,在國內遙遙領先。”惠小平說,國內僅縣城、鄉鎮的清潔供暖,就是萬億級市場。
此次他們在紅原縣的中試項目,要測試光熱供暖技術的參數指標,并嘗試進一步降低成本以實現經濟性?!爸性嚪浅jP鍵?!被菪∑秸f,一旦成本大幅下降,市場前景將不可限量,“研究院對公司的期望是成為‘獨角獸’。”
興隆湖畔,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門檻快被踏破。自雙碳目標提出后,市(州)政府、能源企業、交通企業、建筑企業、互聯網企業、風投公司等紛至沓來。
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魯宗相給出了一組亮眼的數據——研究院人數從最初的10多人擴展到近400人,2021年競爭性科研經費首次超過2億元,實際到賬收入破1.5億元,同比翻了一倍……
能源消費智能化研究所所長高浪正在招兵買馬,過去研究院的科研方向主要集中在能源的生產、傳輸和儲存,而雙碳背景下,面向終端消費主體的研究,開始起步。
與惠小平一樣,他也看中了清潔供暖市場,但技術和場景都有所不同。“我們關注多場景下熱泵技術的集成應用,最高效率可以達到電直熱方式的6倍。”高浪說,應用場景是城市供暖、工業用熱等,市場前景廣闊,但目前還面臨成本太高的阻礙。
掛牌成立剛一個月,四川省新型電力系統研究院一項填補國內空白的抽水蓄能項目,正在全力建設示范電站。研究院相關負責人透露,他們聯合產學研單位,正在阿壩州小金縣打造水光蓄多能互補聯合發電示范工程樣板,這是國內首座國產化全功率變速抽水蓄能示范電站。一旦成功,將為四川發展抽水蓄能項目、省內流域梯級、水光互補等提供樣板。
2?互聯網+平臺思維
“我們要做的是創新引擎”
通過走訪三個研究院,記者發現,不同于僅提供智庫服務,研究院以一個個研究課題和示范項目為觸角,既注重前瞻性的研究,也注重成果的應用落地。
四川清潔能源資源富集,特別是水電優勢突出,依托于此,中國電建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中國能建西南電力設計院在川扎根多年,是國內鼻祖級的能源智庫。
與傳統能源智庫以工程設計、工程咨詢、工程服務等為主要切入口不同,新型能源智庫“新”在哪里?
“我們要做的是創新引擎?!彼拇ㄊ⌒滦碗娏ο到y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研究院目前主要依托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現有的三大智庫力量建設,但期望打造的是開放、融合平臺,“不能光自己玩,新型電力系統本身鏈接的是各行各業,我們打造的平臺將匯聚行業內外各方力量,實現跨領域、跨地域創新力量整合?!?/p>
在國家電投西南能源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詹巍看來,作為應用型、產業型的能源研究院,2020年成立之時可以說填補了四川空白?!白鼋涌??!闭参≌f,研究院目前有儲能、雙碳、氫能、清潔供暖四大板塊業務,各大板塊負責人就像項目經理一樣,整合產學研資源,孵化公司,充分市場化運營。
雙碳業務的負責人甘霖,正忙著在天府新區第七中學落地“碳中和進校園”項目。雙碳涉及的產業特別寬泛,甘霖希望通過光伏跑道、植物工廠、雙碳特色教材的打造,實現中小學校園的碳中和場景?!拔覀冏鲞@個事情短期內不是為了賺錢?!备柿卣f,僅四川就有幾千所學校,下一步還有機關單位、公司等,為他們建立個人碳賬戶,培育碳中和文化,就像互聯網思維,先做大用戶數量,再尋找商業機會。
3?聚合+裂變效應
“最終落腳點為產業賦能”
多位受訪者都提到了“生態”,這是新型能源智庫不約而同的發展愿景。
圍繞雙碳目標,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期待在四川構建全清潔化的能源供給體系。“未來五年,‘碳中和’會賦予能源互聯網一個全新的含義,即如何拓展能源內涵,探索應用邊界?!濒斪谙嗾f,例如基于研究院旗下直流研究中心此前的IGCT元件研發成果,未來,引入生產線落地成都,同時吸引配套的上下游企業來蓉,共同建圈強鏈。
四川省新型電力系統研究院相關負責人透露,能源技術創新對制造業、信息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一般來講是1∶3,而新型電力系統的帶動輻射效應將更大。為此,研究院將產業賦能作為重要使命之一,并已列出清晰的賦能產業路線圖——
圍繞新能源、電力裝備制造、信息技術等重點領域,通過技術突破推動促進新模式、新產業、新業態發展;
圍繞清潔能源生產、輸送、消費關鍵環節,強化產業發展與能源發展協同配置,高效支撐清潔能源支撐產業提檔升級;
圍繞鋰電材料、晶硅光伏、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裝備等綠色低碳優勢產業空間布局和集聚發展需求,加快研究高效清潔能源輸配體系建設方案和綠色電力市場保障機制,提供安全低碳、優質高效的電力供應保障。
惠小平正在期待中試項目順順利利,測試數據得到國家相關部門認證之后,他就可以著手批量生產,引進制造業工廠入川,共同打造清潔供暖的產業鏈生態。
“未來已來,未來可期?!眹译娡段髂夏茉囱芯吭憾聲貢炀дf,研究院已經吸引了大量人才入川,過去全國各大高校水電專業人才云集四川,可以預見,未來全國的清潔能源相關產業人才也將在四川聚集。資源、人才、資金、技術匯集于此,四川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必將迎來更大發展。